WFU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反覆出現、又乾又癢,是異位性皮膚炎?

作者:歐俊彥 醫師





都天天塗藥、擦乳液,為什麼皮膚還是不會好?


門診常常遇到父母親帶著全身出現疹子的寶寶,開口就問「好多醫師都說這是異位性皮膚炎、可是塗了好多藥物,也依照指示塗了好多乳液,可是寶寶皮膚發炎狀況就是不會好,不停地抓癢!」、「請問醫師,異位性皮膚炎到底會不會好啊?」


可能是因為我也是過敏免疫科醫師關係,常常會遇到父母親帶著已經找尋了好多醫師寶寶前來門診,想聽聽我的意見。寶寶的皮膚不外乎是出現乾裂,許多的丘疹,有時還會出現因為搔癢抓的皮膚潰爛。


異位性皮膚炎就是持續的擦乳液保濕、止癢


這時候我會告訴憂心忡忡的父母親「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沒錯!」、「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的慢性疾病,就像是老人家的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必須長期奮戰!高血壓糖尿病或許要吃一輩子的藥,但是異位性皮膚炎只要不停的擦乳液保濕、止癢,持之以恆,長大後有八成機會會好!」





柚子就是一個好例子!腳上的異位性皮膚炎從小就出現,只要天氣變乾變冷、或是生病時,皮膚炎就會變嚴重。這時候阿爸媽咪就是幫柚子擦藥,等到症狀緩解,持續的天天擦乳液保濕,經過了兩年後,現在已經痊癒了!





所以我會再告訴憂心的父母「不要因為反覆的異位性皮膚炎就感覺沮喪,只要持續地擦乳液保濕,根據統計,七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有四成以上會痊癒!」





和基因遺傳、環境過敏原入侵和免疫反應有關


要知道為什麼異位性皮膚炎要塗藥、持續擦乳液,就要知道發生異位性皮膚炎形成的原因:基因遺傳、環境過敏原和免疫反應。





父母親一個人過敏,寶寶約三成遺傳到過敏體質,父母親都過敏,寶寶有六成遺傳到過敏。遺傳到父母的過敏體質的寶寶,若是過敏反應在皮膚就是容易造成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皮膚比一般寶寶敏感、屏障功能也差,容易因為天氣乾冷導致皮膚癢,導致發炎病灶。





因為寶寶的皮膚敏感、屏障功能差,除了天氣乾冷影響外,環境中的過敏原、病菌容易侵犯皮膚,讓皮膚裡面的過敏「肥大細胞」產生過敏原反應釋放組織胺,讓皮膚瘙癢,寶寶因此容易伸手抓癢。





寶寶不停地抓癢,又破壞了原本屏障功能較差的皮膚,讓過敏原、病菌也就更容易進入皮膚,惡性循環,不停地啟動著過敏反應,讓皮膚更癢,寶寶不停地伸手抓癢,皮膚開始出現紅腫、脫皮反應。


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


所以異位性皮膚炎和遺傳、環境和過敏相關,而且會反覆發生的慢性病,當冬天時或夏天吹冷氣導致周遭環境變乾,室內溼度降低會導致皮膚癢感加重,環境過敏原出現和身體的過敏反應讓皮膚出現瘙癢造成。

異位性皮膚炎的條件必須符合下列敘述三項或三項以上:





  • 皮膚搔癢。

  • 濕疹樣或苔癬化皮膚炎典型的皮膚症狀,以及出現的位置。

  • 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皮膚,一般指超過6個月以上。

  • 個人或家族成員有異位性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



10%某一階段罹患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濕疹、嬰兒的濕疹、過敏性濕疹,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有10%的人在其一生當中的某一階段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其中而嬰兒患者大約3~5%,一歲以前發病佔60%,五歲以前發病90%。





通常男孩子發病年齡早於女孩子,25~50%患者最後會併發氣喘,30%會併發過敏性鼻炎


異位性皮膚炎出現的位置


嬰幼兒期﹝兩個月大到二歲﹞:


病發部位除了尿布包裹的範圍外,最常由前額、臉頰和頭皮開始延伸到頸部、軀幹及四肢伸側。臉上最嚴重,皮膚整片紅腫,脫屑或流出滲出液,也會出現結痂。





兒童期﹝二歲到十二歲﹞:


大部分發生在手肘前凹窩、膝部和腳踝以及四肢曲側,比較嚴重會全身都有症狀,包含苔癬化增厚,皮膚乾裂伴隨脫屑,皮膚多為淺棕色或粉紅色丘疹,出現因為劇癢搔抓所引起的皮膚潰爛、色素沉著及增厚的樣皮膚,常併發細菌感染。





青少年﹝十二歲到成人﹞:



分佈範圍和較年長兒童一樣常見於四肢屈曲部位,甚至於手掌及身體各處輕微紅疹,皮膚癢和苔癬化是特點。





身體持續保濕來「預防」和「避免」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不是一種藥到病除的疾病、而是一種必須長期抗戰的慢性疾病。最重要的治療是「預防」和「避免」使病情惡化的因素。

異位性皮膚患者的皮膚保濕功能差,皮膚也比較乾燥、表皮障礙功能變差,容易受到外來物質影響加重原本的皮膚炎。所以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人要多擦保濕劑或潤滑劑,這也是異位性皮膚炎保養的基本功。





傳統最好的潤滑劑就是凡士林,因為很油、不容易乾掉、刻意維持許久又不會引起過敏。缺點就是相當不透氣,有時候會引起組塞性的毛囊發炎,所以有些病患或是嬰幼兒會使用一般乳液,但建議乳液不要含有過多的香精或是防腐劑,例如住飯店時贈送的身體乳液,這樣反而容易造成過敏。

可以趁寶寶洗完澡後皮膚中含水量還很多時,趕快塗抹合適的保濕劑,若是一天可以兩次或是多次,效果會更好。


減少類固醇用量與時間,要靠父母與寶寶共同努力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局部類固醇塗抹!但很多父母一聽到我使用類固醇治療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常常會露出吃驚的表情,似乎感覺類固醇是個毒蛇猛獸,「怎麼會有個沒有醫德的醫師要對寶寶使用類固醇?!」





沒錯,我是過敏免疫科醫師,自己的小孩柚子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我用類固醇藥膏;而且我也坦白的告訴找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父母:「這是類固醇!」、「使用方式就是均勻塗抹、塗藥薄皮膚到看不見、直到皮膚粗糙面消失就可以停止。」





家長之所以有所擔憂,是因為類固醇的一些副作用,但外用的類固醇藥膏,能快速的改善寶寶身上的瘙癢、皮膚粗糙,不會隨時或是無意志地抓癢;因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致不敢使用、或使用不足反而會造成皮膚炎持續惡化,或是容易繼發葡萄球菌和單純疱疹的感染。





局部類固醇依其作用的強度分類,醫師會使用最溫和、強度最弱的外用藥膏來避免副作用,如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合適的類固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配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避免寶寶抓癢


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會出現病灶就是因為皮膚瘙癢,導致不停抓癢,所以治療上另一個重點就是止癢,不癢就不會去抓、皮膚就不會發炎。





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的急性期,除了給予外用類固醇要高外,也要配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是局部塗抹的止癢藥膏。


適度的使用抗生素避免病菌感染


另外,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皮膚容易受到感染,特別是葡萄球菌與皰疹病毒的感染。





適度的使用一些抗生素配合原有的藥物治療,可以減低皮膚表面的葡萄球菌、使得異位性皮膚炎受到較佳的控制。


控制穩定可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有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醫師會給寶寶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最常見的有兩種。其中Protopic (tacrolimus ointment)直接抑制T細胞活化,阻止細胞激素cytokines釋出,抑制皮膚的免疫反應,無類固醇的副作用,可以用在2歲以上的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小孩。





Elidel (pimecrolimus cream)也是適用在2歲以上兒童和成人,輕度到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頑固性異位性皮膚炎接受紫外線、免疫抑制劑


另外有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會接受紫外線輔助療法,用來對頑固性的異位性皮膚炎具有療效,利用紫外線對於皮膚免疫抑制。或是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用來治療頑強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只建議短暫使用,善用日常預防的保健措施與第一線治療原則,絕大部症狀都會感善。





更嚴重的極少數頑強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劑,例如azathioprine和cyclosporine。


四成7歲前、8成青春期後改善


約有近4成的寶寶在七歲前、8成寶寶在青春期過後會好轉。





但仍有兩成持續惡化,惡化原因第一名為皮膚乾燥、皮膚不停抓癢造成,其次才是環境過敏原不斷的刺激和感染。





而預後的決定因素有以下這些因素:





  • 兒童期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經治療依然反覆出現。

  • 家族史有異位性皮膚炎病史。

  • 兒童合併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

  • 1歲以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