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媽媽教室:預防過敏從懷孕開始重點摘要

作者:歐俊彥 醫師





身體和過敏原產生的過敏反應造成身體不舒服


過敏是身體對環境中原本無害的物質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當具有過敏體質的個體接觸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會產生過量的免疫球蛋白E(IgE),進而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發炎反應,引起過敏症狀。每一個過敏患者的過敏原種類不盡相同,過敏的表現也不同,在台灣常見的過敏疾病有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


也就是說,發炎部位作用在眼睛,稱之為過敏性結膜炎,若發炎部位作用在鼻子,稱之為過敏性鼻炎﹔發炎部位作用在皮膚炎,稱之為異位性皮膚炎,若是發炎部位作用在嘴巴,則容易造成對食物過敏,發炎部位作用在肺部,久咳不癒,稱之為氣喘。


人體和外界過敏原產生組織胺、讓身體產生不舒服反應


人體與外界來自環境或是食物的過敏原接觸後,引發體內免疫系統高度活化而造成的發炎症狀。也就是說當人的免疫系統對基本上無害的物質反應過度時,就會過敏。





免疫系統發現侵入物質,就會開始分泌一種叫「組織胺」的東西,組織胺會引起發癢、打噴嚏、咳嗽、長出蕁麻疹等過敏症狀。


過敏和遺傳有關係


遺傳因子:母親有過敏,兒童有三成的機會會過敏,若父母親都有過敏性疾病,兒童有六成機會;但父母無過敏經驗其子女也有5-15%罹患率,這可能與遺傳基因或環境及飲食有關係。





若是在懷孕中好好控制過敏體質、來降低過敏程度,有諸多醫學報告證明預防措施降低65%以上的過敏罹患率。


常見的過敏疾病?


  • 過敏性鼻炎﹕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為主,易疲倦,睡眠品質差不易入睡,讀書記憶力不佳、不專心。

  • 氣喘﹕咳嗽、胸悶,久咳不癒,逐漸發展為慢性或反覆性咳嗽,呼吸會伴隨有雜音,俗稱「嘎龜」。

  • 過敏性結膜炎﹕眼睛癢、結膜炎,眼睛紅腫。

  • 異位性皮膚炎﹕可在臉上出現紅腫、癢,典型的分布,在手腕、肘彎、眼角內側、腳踝反覆發作;如未痊癒,則皮膚變成苔癬化。

  • 蕁麻疹﹕皮膚上反覆出現丘疹、皮疹,大部分都是非過敏所引發。

  • 食物過敏﹕吃下某種食物後,會出現紅疹、發癢、或成片狀的蕁麻疹;少數人還會出現慢性腹痛、絞痛、脹痛症狀,反覆出現噁心、嘔吐現象。


塵蹣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


塵蹣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有90%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蹣過敏,塵蹣約0.2~0.5公釐大小,以人或動物的皮屑、指甲及毛髮為主食,喜好生長於床褥、枕頭、地毯、衣服、有毛的玩具或厚重的窗簾,在攝氏25度,相對濕度80%的環境生長的最好,繁殖也最快,因此除了使用具有(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率微粒空氣濾心」)功能空氣濾清器外,還必須使用除濕機將房間溼度控制在相對濕度50%以下。





蟑螂﹕蟑螂在溫暖的氣候中也容易繁殖,台灣第二常見的過敏原就是蟑螂,對蟑螂的糞便及屍體皆有可能是過敏原,日常生活中應減少蟑螂的存在。





狗、貓、鳥類等寵物﹕這些寵物不但本身皮垢或分泌物是強烈的過敏原,而且更是塵繁殖的重要食物來源,室內不可飼養寵物是唯一的方法,若不得已,勤加洗滌。長毛狗一週洗澡一次﹔短毛狗至少兩週洗澡一次。

黴菌﹕與塵蹣相似,黴菌易生長於潮濕的環境,因此保持乾燥環境和使用除濕機可以減少黴菌﹔除濕機、冷氣機的濾網常清洗可減少黴菌的生長。

花粉﹕國外常見因花粉過敏引起導致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花粉熱﹞,在台灣則較為少見,不到20%。


最常見的是帶殼類的海鮮引起過敏


  • 海鮮類:帶殼類海鮮海鮮,例如蝦、龍蝦、蟹、貝類及不新鮮的魚,因為會釋放組織氨造成過敏的症狀

  • 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的食品: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如:市售飲料中的汽水、果汁、茶…等、醬菜、醬油、黃色布丁、黃色糖果、五香豆干、牛肉干、各種罐頭食品、零嘴(例如糖果、餅乾、蜜餞)、泡麵等。

  • 豆莢類:花生、大豆、豌豆。

  • 核果類:核桃、腰果、杏仁、胡桃。

  • 含咖啡因者:巧克力、咖啡、可樂、茶、可可。

  • 某些水果:芒果、草莓、蕃茄、柳橙類。

  • 其它:蛋、牛奶、巧克力、香菇、竹筍、殘留農藥的青菜。





「過敏進行式」會讓過敏越來越嚴重


過敏症狀若是發生,而我們又沒有找出真正的過敏原加以治療預防的話,症狀往往只會往壞的方向走,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過敏進行式」;也就是一開始可能只是單純的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腸胃炎,但經由「過敏進行式」,兒童會變成氣喘、過敏性結膜炎,接下來變成過敏性鼻炎等全身性的過敏疾病。





經由找出過敏原可以預測「過敏進行式」可能的方向,然後可以在多種治療和預防方法中做最適合的選擇,以阻斷這「過敏進行式」的發生。


新生寶寶的免疫力建立


新生兒的免疫力和成人的有些不同,這是因為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和外來的過敏原都沒有接觸,外來的過敏原都沒有接觸,子宮內無菌狀態讓嬰兒體內偏向以過敏為主的輔助行T細胞(TH2)免疫反應,另外一方面,媽媽在懷孕時會分泌一些荷爾蒙,讓寶寶能較安然地在子宮內長大,這類荷爾蒙會讓媽媽體質偏向TH2過敏反應。

寶寶出生後,若是仍舊讓寶寶暴露在容易過敏的TH2環境過敏原中,寶寶就會持續地告訴未成熟的T細胞用TH2過敏反應長大,寶寶就容易出現過敏狀況。所以不是寶寶出生前沒有過敏體質,出生後就可以不必細心照料。出生後的環境飲食,是決定接下來會不會過敏的重要因素。


如何預測寶寶有無過敏體質?


可以結合以下三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預測寶寶有無過敏體質:


  • 家族過敏指數評估:瞭解您寶寶是否屬於過敏兒的高危險群。

  • 準媽媽過敏體質篩檢:確定孕婦是否有過敏體質。

  • 新生兒臍帶血過敏原檢測:確定新生兒是否遺傳過敏體質。


家族過敏指數評估


也就是家族過敏指數(Family Allergy Score)請回答1-4題,若是有這些症狀,給自己打上不同分數。






  • 對準媽媽而言,是否有上述任何症狀?均無上述症狀(0分)、經常發生(3分)、偶爾發生(2分)

  • 對準爸爸而言,是否有上述任何症狀?均無上述症狀(0分)、經常發生(3分)、偶爾發生(2分)

  • 若此寶寶已有哥哥、姊姊,是否有上述任何一症狀?均無上述症狀(0分)、經常發生(3分)、偶爾發生(2分)

  • 爸爸及媽媽的家人(此孩童的(外)祖父母、伯叔姑姨舅等有血緣親屬)中均無上述症狀(0分)、經常發生(2分)、偶爾發生(1分)

根據上述的結果,如果家族過敏指數總分超過4分,寶寶即屬於高危險群的過敏兒,建議準媽媽接受過敏體質篩檢,以確定新生兒是否為遺傳過敏體質。


準媽媽過敏體質篩檢(IgE or MAST)


在懷孕期間,孕婦體內的過敏原會通過胎盤經由臍帶進入胎兒體內,使胎體內產生過敏性抗體而處於易過敏狀態,這就是所謂的「胎內致敏」。所以,建議準媽媽於懷孕初期接受過敏體質篩檢,瞭解孕婦本身是否為過敏體質,並且減少接觸過敏原,避免「胎內致敏」,以減緩新生兒過敏疾病的發生。

如果孕婦已有很明顯的過敏症狀,如:對某種食物或藥物過敏,或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的患者,則孕婦本身便是過敏體質;然而很多過敏體質都沒有明顯過敏症狀。因此建議孕婦可以抽血做「過敏體質篩檢」,不僅能確認孕婦本身是否為過敏體質,更可知道是對吸入性過敏原或是食入性過敏原,進而加以預防,減少「胎內致敏」的機會,以減緩新生兒過敏疾病的發生。

血液半定量檢驗法(MAST)可同時針對多種吸入性或食入性過敏原作定性篩檢。懷孕的準媽媽要確定自己是否為過敏體質,可於懷孕期間自費做「過敏體質篩檢」,及早確認是否為過敏體質,對懷孕期間的食物及環境做適當的規劃,就可以減少新生兒過敏疾病的發生。


生產後新生兒臍帶血過敏原(Cord IgE)檢測


寶寶生下來同時即可於產房內收集臍帶血,這是不用再特別抽血的,然後送到實驗室分析,三天內報告就會出來,自然產或剖腹產皆可檢查。





若是Cord Blood IgE為陰性,並不代表日後不會累積產生IgE或特異性IgE抗體,產生臨床過敏疾病。以塵蟎過敏為例,研究發現,對塵蟎過敏者在兩歲前檢測,只有四成多抗體為陽性,但到了八歲,抗體為陽性者則會接近八成。也就是說,並不是代表陰性,就可以讓寶寶暴露在過敏環境和食物下,寶寶成長過程中還是要儘量避免接觸過免原造成過敏。


如何避免預防過敏


過敏疾病是一種慢性病。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需要長期的治療。但藥物之外,此時的準媽媽更必須的高度配合和食物、環境的改善,缺一不可。





過敏的治療基本原則是環境控制。環境改善的三個大原則是防塵璊、除濕和改善空氣品質。家裡易使灰塵堆積,防塵蹣滋長的家具擺設,如地毯、塌塌米、厚重的窗簾、布偶玩具不要使用。

棉被或枕頭要改用易清洗的人造絲或是樹脂,而且要經常清洗、曝曬來防止黴菌的生長,減少塵蹣量。因為塵蹣在攝氏55C以上才會死亡,所以,可以用熱水浸泡被褥、或用電熨斗、烘乾機。居家環境可以在病患常常活動的房間購買放置空氣濾清器改善空氣品質,若是外出則使用口罩。





如果對蟑螂過敏:死蟑螂會分解成小粒子飄散於空氣中,容易被吸入肺部,引發氣喘等過敏性疾病。

如果對寵物過敏:動物的過敏史來自牠的上皮、唾液和尿液。避免飼養寵物,若一定要養,務必禁止寵物進入臥室,並經常以吸塵器除塵。長毛寵物最好一個星期洗一次澡,短毛寵物兩個星期洗一次。在室外梳理動物的毛髮、寢具及清理寵物的排泄物。

當花粉散播在空氣中時,就有可能導致氣喘或是過敏性鼻炎的發作,所以可以關閉臥室窗子可有效防止刮風時將花粉帶入室內。避免直接接觸花粉,例如避免摘花枝及室內養花等,戶外花粉值高時減少外出或是戴口罩外出。

避免吃入引起過敏的食物導致過敏是治療食物過敏的根本。不僅應該盡量禁食該種食物,而且還應禁食該種食物的相關製品。以牛奶過敏為例,對奶粉過敏除避免引用奶粉外,還應該禁食奶油、乳酪、冰淇淋等奶製品。

對於氣喘的患者,冷的食物是一大禁忌。因為根據國內的統計約有2/3的急性氣喘發作是因為食用冰冷的食品以後發生,所以要特別注意。


過敏疾病的預後?


許多人都會有一種觀念,認為沒有症狀便不需要吃藥;甚至認為長大,過敏體質便會自動痊癒,所以感覺即使寶寶過敏之後也沒有關係。





據統計大概有百分四十至五十的小朋友會在四至五歲時會好轉;到了青春期後便痊癒的也很多。可是也是遇過很多病人,一輩子為過敏所困擾!所以從現在各位準媽媽懷孕開始,就要預防過敏加劇,減少生出過敏寶寶機會。也就是「預防過敏、從現就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