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哪些人該打流感疫苗?打疫苗的好處?


作者:歐俊彥 醫師





打了流感疫苗還是感冒,為什麼?


「歐醫師,你覺得要不要讓小孩打流感疫苗啊?」父母親露出疑惑的表情問著。「我的朋友告訴我,去年打了流感疫苗,打完後整個人不舒服不說,最後還是不停的感冒,根本沒效!」、「是真的嗎?」


流感和感冒不一樣、疫苗是預防流感不是感冒


「我們施打的是流行感冒疫苗,打完疫苗後是預防流行性感冒,不是一般感冒啦!」我告訴還在猶豫著要不要打流感疫苗的父母親。

「和一般疫苗一樣,打完後可能會有酸痛不舒服感覺,甚至有些會有輕微的發燒、咳嗽、流鼻涕副作用,但是這些症狀很快就會自行消失!」

「所以歐醫師建議要打疫苗囉!?」父母親問著。





「打了疫苗,即使不幸還是得到流感,保護力會出現,流感造成的全身倦怠、發高燒、嚴重咳嗽鼻涕的症狀也不會那樣嚴重!」我繼續說著。

「而且,父母親也可以自費打疫苗,多從保護,孩子家人也更不會暴露在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威脅下。」

「放心啦!我從當醫師開始已經打了十多年的流感疫苗,柚子桃子也都跟著每年打流感疫苗,從不曾有嚴重的不舒服!」、「我會強烈建議,施打疫苗就是預防得到流感的最好方式!」


天氣變化、孩子開學增加流行性感冒的傳染


隨著十月的來臨,門診中總是會遇到「要不要打流行感冒疫苗?」的父母。從夏天漸漸地轉換成秋天,日夜地溫差漸漸變大,加上幼兒園」、小學開學了,孩子們群密地接觸,流感疫情漸漸的上升。


「流行性感冒」會出現較嚴重的症狀


和一般「感冒」病毒不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也就是簡稱的流感,而流感主要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而致病。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有A型流感病毒的H3N2亞型與H1N1亞型,以及B型流感病毒等3種。

流行性感冒就是感冒症狀的Plus版,無論是發燒、咳嗽和鼻涕的症狀,都會比感冒來得嚴重。另外,流行性感冒會出現感冒不會發生的全身性酸痛,讓罹患的病患感到懶洋洋的、精神活力明顯變差。


流行性感冒的症狀


流感的潛伏期約1~3天,但是流感的症狀會發作較突然,會忽然發高燒並伴隨全身痠痛、頭痛、肌肉痛、極度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除了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外,有25%受感染的兒童則會病發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症狀。





和感冒最大的不同在得到流感的病患因為全身酸痛,所以當病患退燒時,精神依然顯得懶洋洋、失去原有的活力,這時候就要懷疑得到了流行性感冒。除了會引較厲害的全身不適感症狀外,有些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會引起併發症,甚至會死亡。


預防流行性感冒的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


每當施打流感疫苗季節,門診中父母最常問的就是「需不需要打流感疫苗?」、「有沒有其它方式可以預防流感?」

和感冒一樣,流感主要是藉由飛沫傳染,咳嗽、打噴嚏方式傳播;也有可能經由接觸傳染,加上流感痊癒時間比一般感冒時間長,可能幾星期才能完全恢復,所以傳染的機會變大、變強。

另外,造成流感每年大流行的原因在於流感病毒非常容易發生突變,加上傳染力時間長、傳播能力強,所以當流感病毒出現重要變異時,在大家都沒有免疫力、流感不斷侵襲人類情況下,常發生大規模的流行。





除了在流感大流行時期,儘量留在家裏,避免到公共場所與人接觸,或是外出、在密閉空間或是工作環境中帶口罩來預防感染外,每年十月時打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來預防「流行性感冒」,是最有效的方式。


流感疫苗兩周後開始有保護力、持續約六個月


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製造,過程來自雞胚,因此許多父母親會擔心「打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對雞蛋過敏,能不能施打疫苗?」

一般來說,施打疫苗都可能會有例如酸痛、發燒或是倦怠等副作用,但我總是會說,流感疫苗可能也是會遇到一樣的問題,但預防流行性感冒,最佳的方式就是施打疫苗,在預防醫學觀念、「利大於弊」,還是會建議施打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





有些在打完疫苗後三天內會出現一些類似感冒輕微的發燒、咳嗽、鼻涕症狀,但這些症狀會漸漸地自行消失,不必特別吃藥處理。而施打疫苗後約14天後體內才會產生抗體,可持續至少六個月的效期,之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因此建議每年施打流感疫苗。





建議孩子第一次施打疫苗前先試吃蛋,若是吃完蛋後有過敏反應兒童,例如嚴重的皮膚出疹、搔癢等症狀,請在施打疫苗前告訴醫護人員。依據疾病管制署參考國際文獻資料顯示,對「蛋」的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之機率極低,所以仍可在門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醫護人員施打,並於接種後觀察30分鐘,沒有不適症狀再離開。


父母親可以打疫苗、交叉保護減少感染


門診遇到流感快速塞檢後呈現陽性、確診孩子得到流感時,父母親總是訝異地說「可是身邊都沒有人得到流感啊?」我總是會回答「有可能是孩子的同學、或是工作同事有潛伏期、還沒有發病,不知不覺就被傳染了!」





從父母親或是孩子開始發燒咳嗽鼻涕不舒服的前3~5天都有傳染力,也就是潛伏期。沒有人喜歡當第一個散播流感的人,也不願意無辜被別人傳染,所以施打流感疫苗,除了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孩子家人,以及朋友和同事。


健康的父母親沒打疫苗、也可能有嚴重併發症


除了國小以下孩童、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以及65歲以上老人,罹患流型性感冒併發症肺癌、支氣管炎風險高較高外,流感也是會造成年輕健康父母有嚴重併發症機會。





門診最常遇到父母親帶著孩子求診,孩子被診斷出得到流感後、父母也跟著得到流感。即使是健康的父母親流感後,免不了一個星期全身倦怠、腰彎背痛。也有遇過父母親併發肺炎,最後住院的病例。另外,一項期刊刊登指出,流感不只會全身不舒服、疲憊倦怠,還可能增加心臟病發風險。


打了疫苗得到流感、會減少併發症


有些人接種完流感疫苗後,還是得了流感,導致懷疑流感疫苗的保護力不足、不想再繼續施打疫苗。疫苗是否有效,與身體裡面的免疫反應有關。因此,接種流感疫苗,並不代表一定不會得到流感,而是大幅的降低得到流感的機率。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之死亡率。即便流感疫苗無法提供百分之百的防護,也能減少40-60%風險。也就是說,如果不幸還是得到流感,疫苗至少能提供些許保護,讓症狀減緩,比較不容易併發肺炎、減少住院機會。


四價比三價多了一種保護


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分為A、B 及C 型三種,病毒外表附有兩種重要抗原:紅血球凝集素(H)與神經胺酸酶(N),是發生變異的主要位置。




每一個流感流行季節皆有非常多種型別的流感,而施打的流感疫苗只能保護其中的2A1B三種流感病毒型別,而自費疫苗則是含有2A2B四種流感病毒型別。多一種型別,會多些保護力,但最重要的,無論是三價或是四價,還是要施打疫苗來預防得到流感。


六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建議要施打疫苗


新生兒為流感的高風險族群,建議孕婦懷孕時施打流感疫苗,如來不及於懷孕期施打流感疫苗,則建議母親在生產後盡快施打疫苗,並於新生兒出生後哺育母乳。





出生6個月內的新生兒不適合施打流感疫苗,但因為6個月內新生兒的父母已列為公費疫苗施打對象,研究顯示,懷孕期間施打流感疫苗、新生兒出生後施打疫苗並哺育母乳,可以減輕6個月大新生兒感染流感機會。也建議家中其他成員以及照顧者,可以自費接種流感疫苗,避免疾病傳播。


哺乳中的母親施打疫苗、減低寶寶感染機會


哺乳與施打流感疫苗並沒有任何衝突,哺乳中的媽媽跟寶寶有親密的接觸,媽媽施打疫苗,可以降低寶寶感染流感的機會。


您也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