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臉上長滿了好多菠蘿麵包樣的脫屑!?
父母親抱著寶寶一進入門診,皺著眉頭面露焦容的告訴我「寶寶臉上長了許多好像菠蘿麵包樣的黃色乳痂脫屑」、「好像大人的頭皮屑一樣,用手幫寶寶的菠蘿麵包黃色摳掉屑屑,卻又會在不久後長出來!」
身為兒科醫師,天天都會遇到相同的場景,父母焦慮地抱著頭皮上結了一塊一塊油垢的脫屑,著急的問著我「寶寶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其實這就是好發在初生寶寶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寶寶約在6個月大時會自行緩解的皮膚疾病。
對新手父母來說,面對第一位初生之犢,看到寶寶整個頭皮出現黃色油油黏黏、伴隨著厚厚一大片的紅疹、皮屑,不知所措,卻是造成產後憂鬱的來源之一。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在6~12個月大後自行痊癒
「這是好發在寶寶身上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雖然看起來很嚴重、很可怕,但是大部份的寶寶會在6~12個月大後自行慢慢痊癒。」我刻意放慢速度,清楚的告訴焦慮的父母親。
「真的會好嗎?」、「可是看起來好嚴重耶!」儘管我解釋著寶寶的問題、試圖解決父母親心中的許多疑問,但父母親依然心存疑惑、不太敢相信寶寶頭皮這麼嚴重的皮膚炎長大後會慢慢消失。
「只要常常幫寶寶塗抹保濕劑、嚴重時幫寶寶塗上外用藥膏」、「接下來就是放輕鬆、持之以恆地幫寶寶塗乳液,等待寶寶頭上的黃色結痂慢慢自行消失!」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出生後2~5週
嬰幼兒光光的頭皮、眉毛、鼻子嘴巴旁邊、耳朵及耳朵後外耳會發現黃黃油油黏黏,伴隨著很厚一大片的紅疹和皮屑,因此常被父母親說是「出現黃色乳痂疹子」。這個黃黃油油黏黏的疹子正式的名稱是「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指的是寶寶皮膚油脂分泌較旺盛的部位出現的皮膚發炎。
根據文獻指出,大約有7成左右會罹患脂漏性皮膚炎,一個月以下的寶寶約有10%發生兒童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出生後2~5週,而在3個月大時是寶寶脂漏性皮膚炎高峰,約在出生後6~12個月後疹子會自行緩解。
皮脂分泌、免疫下降與黴菌增生造成脂漏性皮膚炎
要知道如何治療脂漏性皮膚炎,要先了解脂漏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雖然目前對於脂漏性皮膚炎形成原因仍不確定,但大致可能與皮脂分泌、免疫下降與黴菌增生有關。
當母親身上的男性賀爾蒙通過胎盤會刺激寶寶的皮脂腺分泌,導致寶寶皮脂腺分泌旺盛。通常約6~12個月大以後的寶寶,由於體內來自母親的荷爾蒙會慢慢消失,脂漏性皮膚炎也會隨著皮脂腺的萎縮而慢慢改善。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最常見的是皮屑芽孢菌,這原本是皮膚一種正常黴菌,但若是寶寶免疫力生病下降,就可能會過度增生導致感染,而免疫發炎反應會讓皮膚發炎出現紅疹和皮屑,若是加上皮質腺分泌旺盛的油脂以及組織液黏在一起,就變成了黃色乳痂。
好發在頭皮、眉毛、鼻子嘴巴旁、耳朵及耳後外耳
最容易堆積皮屑的部位為頭部,此時的寶寶頭皮通常會布滿著黃色皮屑,有些寶寶的痂皮累積得非常厚,也可能會延伸到臉頭皮、眉毛、鼻子嘴巴旁邊、耳朵及耳朵後外耳。
有少部分會跑到寶寶的頸部、前胸等區域,嚴重的會發現延伸至四肢與軀幹。
治療在於保濕、控制感染發炎這三個面向
有些嬰幼兒都會在發作後伴隨著癢,不斷地伸手試圖抓皮膚紅疹脫屑的部分,這時候就要用保濕劑保濕。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通常會自已痊癒,一般不必治療,對於比較黏的黃色乳痂,可以使用保濕劑,例如在洗澡前30分鐘在寶寶乳痂上塗抹凡士林、嬰兒油,不是塗在皮膚上,是薄薄的塗在皮膚上的乳痂,並輕柔地按摩幫助滲透與軟化到皮膚。
用較油性的洗髮乳搓出泡泡、並塗抹在塗了凡士林寶寶的乳痂上,讓油性的洗髮乳去溶解油垢,再帶寶寶去洗澡,借由把剛剛塗上去的凡士林和油性的洗髮乳一起沖掉,有些乳痂就會跟著脫落。
但如果輕輕撥不下來,就別再用力了,等一段時間再處理,否則用力撥下,容易破壞痂皮黏住的皮膚,長期會讓皮膚表面受傷,引起炎化反應,一段時間後又會結痂,也可能會容易造成皮膚感染。
之後,父母親可以在移除掉乳痂後,在皮膚上塗一層抗黴菌或者是抗發炎的類固醇外用藥膏,皮膚紅、脫屑會在數天之內就緩解。
為什麼有些醫師會說這是異位性皮膚炎?
嬰兒的異位性皮膚炎及脂漏性皮膚炎都有可能造成頭皮脫屑,二者早期的表現並不是那麼容易區分。
脂漏性皮膚炎發生於出生不久後,6個月大時則會慢慢好轉,而異位性皮膚炎是在6個月後才慢慢表現出來,若不處理病情則是會一直持續。
脂漏性皮膚炎則好發於油脂分泌處,例如臉頭皮、眉毛、鼻子嘴巴旁邊、耳朵及耳朵後外耳。異位性皮膚炎較常見於手臂伸側、小腿前側。
脂漏性皮膚炎的皮屑較滑膩;異位性皮膚炎的皮屑較粗燥。脂漏性皮膚炎比較沒那麼癢,異位性皮膚炎通常非常癢。